江津用好网信“交转办”机制 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
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津区结合“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通过网信“交转办”机制,将网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最末端,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网上网下治理一体化,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一站式汇聚群众诉求让“民声”落地有声
“吵闹声非常大,卧室都不敢开窗。”“大门口外边公路四五号房的,有没有半夜听到吵闹声的……”近日,圣泉街道锦绣新城的业主们在双网格群内吐槽万达金街露天唱歌噪音扰民的问题。
该双网格群内群众诉求经网信“交转办”转办后,圣泉街道立即开展调查,并协调万达物业、万达招商部,定于每晚21:00点前关闭直播和歌手唱歌,管控好现场音量不扰民,同时加强现场巡逻日常管理。
“没想到在群里吐槽的问题也能得到重视解决,生活幸福感都提高了!”锦绣新城的韩女士说。
为有效解决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江津区委网信办把基层治理空间向网上拓展,加强对大型网络平台、重庆问政平台、江津问政平台以及网格内群众诉求的收集。
同时,结合“141”基层智治体系改革,将网信“交转办”中涉民生事项汇集到基层智治中心,利用其现有的交办、承办、督办机制来跟踪落实,群众在网络反映的问题网上有人看、有人转,网下有人办、有人督,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群众关切。
翻看江津网络问政平台网民留言,网民把关心关切化为意见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后,获得回复办理,既不用跑路又能快速解决。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一来一往中,践行着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通过发挥网信“交转办”汇民意、解民忧作用,今年来,督促全区相关单位及时办理回复人民网、华龙网、江津网等网站以及抖音、微博等平台帖文3000余条,帮助解决“吴滩镇金子村白菜滞销”“蔡家镇文昌村、鸳鸯村停水”“白沙东江名苑小区护栏损坏”等网格内群众民生诉求1000余件,实实在在化解了一批“家事”“共事”“公事”。
闭环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满意成为“度量衡”
“感谢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处理,问题已圆满解决,五星好评!”日前,在由江津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指导,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江津网络问政平台上,几江街道得胜社区居民发帖反映滨江明珠篮球场地面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解决。
该问题经转办后,江津区住房城乡建委立即进行调查,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查看,并于近日完成篮球场破损地面修补,消除了安全隐患,受到附近居民一致称赞。
网络是群众表达民意、反映呼声、建言献策的有效平台。随着网络普及,大到民生政策调整,小到门前绿化改善,很多群众关注的身边事,只要点点手机、发个帖子,就可以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对话,群众的“小问题”成为各部门、各单位的“必答题”。
而这一效果,则来源于江津区委网信办建立的“网信办-部门/镇街-村社”问题协同处置闭环管理机制。
“常规民生事项原则上7日内办结;紧急敏感事项即刻办理,原则上1至3日内办结。”江津区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信办通过现场抽查、照片核查、电话询查等方式对办理质量评估,不到位的将督促相关单位重新办理。针对紧急、敏感事项,将及时跟踪了解责任单位办理进度,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对事项办理的闭环管理。
不仅如此,网信“交转办”还实现了“群众线下反映问题”到“部门主动线上发现问题”的转变,通过数据归集分析,精准定位社情民意“最大公约数”,为基层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升级、民生改善。
以学促干,起点在“学”,落点在“干”。主题教育中,江津区委网信办立足自身职能,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坚持“网络无小事”,坚持网信为民,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来源:人民网
重庆经济怎么看?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今日14:00开通!运营时间?如何换乘?看过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